用算法来规划行动

老生常谈且不靠谱的新年计划

新年立志虽然相当的不靠谱,但立几个又何妨,反正2017年已经来了!所以在2016年的最后一晚就给自己订了个计划,其中之一是坚持每周写一篇blog。但是2017年第一周刚刚过完,我的2017 No. 1 blog却只有半个影子。实实在在地给“一周后1/4的人会放弃”的统计结论又添加了一个佐证。

当初订好计划后随意从长长的todo list中挑选了一个感兴趣的议题:手工解析AES加密算法的流程。只是从2号起出差至北京以来不少事务等等等等均成了拖延的最好理由。好在当初计划制定的不严谨,作为程序员的本能总能找出其中漏洞,比如“写一篇blog”并不表示一定要写技术相关的,再者即使写技术相关的也不一定要写类似“解析AES算法”这样苦逼的赃又累的技术活。妥协谁不会!?

不过还是好奇探究了一下相关的统计:显示只有约8%的人会坚持到1年,这些坚持下来的牛人之所以在能立于牛A与牛C之间,原因就是他们不妥协。

扎克伯格的新年计划

小扎的一举一动都有轰动效应,每年伊始他所公布的新年计划都是头条中的头条:

2009年挑战每天戴领带上班 2010年挑战学习汉语2011年挑战只吃自己亲手屠宰的动物 2012年挑战每天写代码 2013年挑战每天跟除脸书员工之外的不同的人见面 2014年挑战每天写封感谢信 2015年挑战每个月读两本书 2016年挑战开发一款私人专属人工智能助手以及全年跑步365英里(587KM)

这些计划看起来都非常的“扎克伯格”,有一篇写他的文章说的一针见血,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,其标题就解释了扎克伯格为什么能成为“扎克伯格”的原因:扎克伯格: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,是你做事的速度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做事的完美程度,而是做事的速度 做事的速度 做事的速度。当下就是最好的时机,下一秒、下下一秒、或下下下一秒就已经晚了。

你的动能决定了你所能冲击的高度。动作越快,动能越大,就在你出发的那一刻,你所能冲击的高度便已确定!

用算法来规划行动

妥协者最好的借口莫过于“三思而后行”,然后又用急性子的常犯的错误来反证自己的正确,比如:急急忙忙写了一行代码,结果却引入了若干个新Bug,之后再花几天时间解决掉这些Bug,虽然全是“无用功”,可不也是顿觉成就感爆棚,不也是KPI亮闪闪的程序<折腾>人生?

万维钢老师在《精英日课》第64期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结论:将37%期限的时间专门用来各种纠结与横纵向比较,当37%的时限一过就马上决定,然后依决定采取行动!

这是《Algorithms to Live By: The Computer Science of Human Decisions》一书中所给出的答案!

要成为一个理性的人,要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做到尽量好,就要遵循这样的规则,给自己一个适当的纠结期,纠结期一过马上就做决定。只有行动才能有结果,只有快速行动才能争取到有利的位置和修正错误的机会。

参考链接

  1. Mark Zuckerberg on Facebook截图
  2. 扎克伯格公布2017新年计划
  3. 看看扎克伯格历年来的“新年计划”
  4. 扎克伯格: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,是你做事的速度
  5. 万维钢:今天你立志了没
  6. 万维钢:数学家告诉你什么时候结束单身
  7. Marlkdown语法介绍

<第一次用Markdown文法写文章,边写边查语法,再加上查验及组织资料等,这篇短小的blog竟然用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!>